拖欠劳动者工资是一种常见的劳动纠纷,它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权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上海劳动纠纷律师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维权。
一、什么是拖欠劳动者工资
拖欠劳动者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具体来说,拖欠劳动者工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工资。二、如何维权
当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来说,劳动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协商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可以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说明自己的情况和诉求,并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同意解决,可以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支付时间和金额,并留存好相关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协商,劳动者可以采取其他维权手段。
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常见的维权手段,它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自愿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进行调解或仲裁的行为。劳动仲裁机构可以依法调解或仲裁劳动争议,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在处理拖欠工资的案件中,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裁决。
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协商解决,或者仲裁裁决不能被执行,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之前,劳动者应当准备好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等。如果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仍然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法律规定
我国相关法律对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支付相应的滞纳金。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其中第32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应当按照拖欠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支付劳动者的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二)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其中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不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逾期利息。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
张某是某公司的员工,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标准为每月5000元。然而,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张某的工资,拖欠时间长达6个月。张某多次向公司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但公司始终不予配合。最终,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做出了裁决,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及逾期利息。公司不服仲裁裁决,但最终不得不按照仲裁裁决支付了工资和利息。
案例二:
李某是某公司的员工,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标准为每月6000元。然而,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李某的工资,拖欠时间长达4个月。李某多次向公司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但公司总是以种种理由推脱,直到李某离职后也未支付拖欠的工资。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及逾期利息。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工资标准,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构成违约。法院判决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及逾期利息,并责令公司改正违约行为。
五、维权建议
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有需要可请教劳动监察部门等第三方协调处理。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仲裁裁决不能被执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维权过程中,要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等。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法律裁定或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对于工资拖欠问题,劳动者也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或投诉。综上所述,上海劳动纠纷律师提醒大家,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弱势群体,但是法律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当保持警惕,及时维权。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遵守法律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解读:北京女子 |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视角下的女性劳 |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视角:劳动者维 |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视角下的渐进式 |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解读:请假回宿 |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来讲讲大学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