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企业需要整体拆迁。由于企业在拆迁初期没有对企业的整体资产进行评估,因此拆迁部门对拆迁补偿方案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实际拆迁过程中,公司一方面发现企业设备拆迁、运输及相关损失造成的设备不能重新安置成本高昂,拆迁损失的金额无法补偿。上海拆迁律师就来为您讲讲相关的问题。
一、资产评估
由于企业在拆迁前期未对企业资产及相关可能损失进行全面预估,在实际搬迁过程中发现拆迁部门给予的补助金额过低。
面对这种情况,你不需要太担心。可以委托专业律师、评估机构介入,计算实际损失金额,然后与拆迁部门协商,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诉讼维权。
二、规范企业自身行为
在现实中,有些拆迁方为了能够降低拆迁补偿标准或出于其他研究目的,会举报被拆迁企业的税收、消防、安全发展生产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制造一个问题对被拆迁企业文化进行处罚。
此时企业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防范,提前布局,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防止被抓“辫子”。
三、了解法律法规
了解拆迁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是被拆迁企业的必要一课。
常见的问题包括:
了解拆迁工程的性质,是拆迁集体土地,还是拆迁国有土地?
拆迁主体是谁?项目的策划内容是什么?
拆迁的期限,拆迁的规模、是否和公共经济利益问题相关联?
项目是否经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是否履行了有关征收补偿规定的法律文件?征集之初有没有咨询相关公众?
只有充分理解法律法规,才能质疑政策的不合理和不合法。比如项目的实施意见中有停产停业损失,但拆迁方只告诉企业不符合条件,不存在停产停业损失。或者告诉企业这个项目没有土地补偿,这些都是拆迁维权中经常遇到的。
A公司厂房所在地列为棚户区改造项目,以环境改善名义征收。拆迁方给A公司的补偿单价远低于市场价,补偿面积也远低于实际面积。于是A公司委托律师介入,解决问题。
经调查,该律师发现项目涉及的许多程序都没有得到批准,整个项目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不是所谓的环境改善公益项目,即拆除 A 公司的厂房没有任何法律程序,该项目是根据实际征收程序向公众开放的项目程序。
某公司厂房应参照周边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没有其他理由降低补偿。之后律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诉讼和复议,包括当地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和当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最后经过协商,A公司的实际补偿金额比之前拆迁方给出的方案多了1000多万元。
四、公布准备事项后
首先是固定证据。拆迁公告包含拆迁单位、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拆迁补偿方案等信息。所以看到具体拆迁公告后,要及时拍照保存。这样有助于掌握拆迁的基本信息,方便后期的拆迁项目调查、拆迁谈判、诉讼。
其次是核对房屋是否在公告范围内。如果我们自己的企业发展不在公告范围内,但拆迁方仍然对企业对于房屋可以进行拆迁,那么就违反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
最后,上海拆迁律师提醒大家,对拆迁工程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张贴拆迁通知表明拆迁工程已经正式开工。这时,被拆迁人可以委托专业人员对拆迁项目前期施工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进一步了解该拆迁项目是否合法。对拆迁工程合法性的审查,有助于掌握拆迁工程的实际情况,获得谈判的机会,解决拆迁补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