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根据《民法典》第六十一条的规定: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可见,法定代表人如履行职务不当,也是存在着较大法律风险的。
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般由什么人来担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订)第十三条规定: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可见,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在公司内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执行董事;二是必须依法办理市场监督登记或变更登记。
三、法定代表人主要面临四类风险:
(1)刑事责任风险
如果公司涉嫌犯罪,如虚假破产罪、高利转贷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逃汇罪、侵犯知识产权罪、走私罪、重大安全事故罪等,根据《刑法》规定采取“双罚制”的,对公司可能判处罚金,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里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就包括法定代表人。
这是最大的风险。一个有犯罪记录的人,在社会上混有多困难,想想就知道。
(2)民事责任风险
法定代表人在履职时,如果因个人过错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公司可向法定代表人进行追偿。如果公司章程或制度里面,对于法定代表人的履职有着详细的规定,作为挂名的法定代表人,不履职就是不作为,不作为就有可能违反章程或制度规定,就可能面临承担与不作为的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财产不会搭进去,但是,如果真是被法院认定有过错了,赔个倾家荡产也不是不可能。
(3)行政责任风险
公司违法但未构成但犯罪的,如非法经营、向税务机关弄虚作假、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不依法宣告破产等,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行政处分、罚款的责任。
这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行政处罚记录对个人的信用也是有影响的,会被计入征信。尤其在信用体系被逐渐重视和完善的今天,这种不利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4)职场前途风险
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是不得再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这个限制规定,对于有创业理想的人或是职业经理人将会产生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