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妇女单独实施暴力或者胁迫等行为,由于其受自然身份的限制,根本无法实施奸淫行为,不可能对女性的自由权利构成侵害或威胁,因而不能将这种暴力胁迫行为认定为强奸罪的实行行为,妇女不可能成为强奸罪的单独直接正犯。徐汇律师就来为您讲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之间有意思的联络,各行为人相互利用补充对方的行为,那么一方即使不具有自己奸淫的目的,由于他所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可以补充配合他人的奸淫行为,而他人也积极利用行为人所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来补充自己的行为,因此这种暴力胁迫等行为也应当认定为强奸罪的实行行为,行为人也成为强奸罪的(共同)正犯。在这个意义上,妇女也可以在共同犯罪中成为强奸罪的正犯。
如果一方具有帮助对方完成奸淫行为的目的,而对被害妇女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但对方并不知情,即在所谓的片面共犯的场合,片面一方所实施的暴力胁迫等行为,由于其本身并无自己奸淫的目的,行为人相互之间也缺乏意思的联络与沟通。
因此这种暴力胁迫等行为无法直接侵犯或威胁妇女性的自由权利,不能认定为强奸罪的实行行为,而只能以非实行行为论处。据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上述情况作为片面的帮助犯加以处理。这是对实行行为做具体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
有的学者反对片面共犯概念,主张根据“正犯后正犯”的理论,扩大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将所谓的片面的共同正犯作为间接正犯来加以处理。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
第一,“正犯后的正犯”概念产生的特殊性。在德国,关于正犯与共犯、间接正犯等问题,通说是采用行为支配论。行为支配论的集大成者洛克新认为,间接正犯的行为支配的表现形式是“意思的支配”,关于间接正犯,他使用“开放的行为支配概念”。
即“意思的支配”只是指导原则,是将各种类型规定为正犯所必需的共通的标准,是抽象的概念。毕竟,如果“意思的支配”指的只是“背后者优越的意思”的话,那么,它在实际内容上过于空泛。洛克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进一步分类论述。他认为“直接行为者对责任阻却事由的前提条件存在错误的场合”也构成间接正犯。
这通常指的是与德国刑法第35条所规定的免责的紧急避险有关的问题。“基于错误的意思支配”是指,“行为人对某种事态存在错误认识,基于此错误而感到必须行动,同时又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免责的情况。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的、社会的意义并不知道,而背后者具有更高的知识,从而将行为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对这种行为支配,也可以说是“故意的(阻却责任或减轻责任)正犯背后的正犯”。此外,洛克新认为,“引起并利用有关法律上加重类型的错误”也是间接正犯的类型。认为这仍然是“正犯背后的正犯的问题”。洛克新引用德国法院的判例,即在二战结束,联合国军队进驻德国时,以某人曾经杀死过外国劳工的谎言,向美军告发并请求美军处死该人的案例。
行为人具有利用当时混乱的状态,不经过正当手续就杀死被害人的意图,而美军士兵也基于这种谎言,不听被害人的申诉就处死了他。而实际上被害人是完全无辜的。这时,美军士兵是故杀罪的直接正犯,而行为人则是谋杀的间接正犯。尽管存在错误,但并不影响直接行为人即美军士兵成立故杀罪的正犯。但是,他对自己的行为在客观上成立别的犯罪即谋杀罪并不知情。
行为支配论者之所以提出“正犯后的正犯”这一概念,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一概念的话,利用者利用不知情他人犯罪,当他人不构成犯罪或仅仅构成过失犯罪时,对利用者按照间接正犯处理,但是当他人成立故意犯罪时,由于不成立片面共犯,也不能按照间接正犯处理,就难以找到对利用者处罚的理论依据。
徐汇律师提醒大家,从上可知,“正犯后的正犯”与行为支配论是密切联系的,是在处罚的必要性与理论的严密性之间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我国并不采用行为支配说,所以也就没有采用正犯背后的正犯,概念的必要性。
徐汇律师排名网在线解答:处置被 | 徐汇律师为您解答如何区分真正的 |
徐汇律师来讲讲破坏交通工具罪的 | 法律对犯罪行为没有相应规定怎么 |
徐汇律师来讲讲贿赂犯罪中的财物 | 在同类商品上注册相同或相似商标 |